当前位置:首页->政策法规

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解读第四轮海南省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政策
来源:海南日报 时间:2021-12-24

  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是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。根据中组部、人社部等十部门相关要求,海南省人社厅等十部门12月17日联合发布《关于实施第四轮海南省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的通知》,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,加快培养一支扎根基层、奉献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。

  新一轮海南省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目标任务是什么?主要内容和政策亮点都有哪些?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解读。

  计划每年招募“三支一扶”人员400名

  自2006年启动海南省“三支一扶”计划以来,至2020年,海南省按照国家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(第一轮计划为2006-2010年,第二轮计划为2011-2015年,第三轮计划为2016-2020年),共招募2000多名毕业生到县(市、区)的乡(镇)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工作。

 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,“十四五”期间,海南省计划每年招募“三支一扶”人员400名,累计招募2000名,并结合就业形势和“三支一扶”事业发展需要,适时合理调整“三支一扶”计划名额。招募人员将派遣到纳入市县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(市、区)的乡(镇)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,为海南省基层输送和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管理人才、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,着力构建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、流得动”的长效机制。

  三大政策亮点

  第四轮海南省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政策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  一是对服务方向进行了调整。前三轮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服务方向为开展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服务,第四轮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实施期间,每年统一招募约400名高校毕业生,派遣到县(市、区)的乡(镇)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。

 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,招募指标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,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。优先招募脱贫户、零就业家庭毕业生,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。优先招募已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类毕业生。对招人难、留人难的艰苦边远地区,可适当放宽专业要求,降低开考比例,提高招募本地户籍毕业生比例。

  二是对服务岗位进行了拓展。提出支持创新岗位开发,加大社会工作、文化旅游、乡村规划、农技推广、法律服务、生态修复等乡村振兴急需岗位开发力度,鼓励探索设置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岗位。

  三是更加注重人员培养。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完善“三支一扶”人员导师培养制,推广“一帮一”“传帮带”等结对帮扶机制,择优选拔“三支一扶”人员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、河(湖)长助理、林(场)长助理、基层供销社主任助理等职务。将服务期满后留在基层工作的“三支一扶”人员,纳入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进行跟踪培养,在职称评定、人才项目选拔、进修学习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
相关附件: